乐可小说
  1. 首页
  2. 科幻
  3. 1991希望年代
  4. 第36章 035.值不值
设置

第36章 035.值不值(1 / 2)


“走,同我一起去见总监。”

    短短十几分钟,编辑读完词曲读编曲,两份曲谱看完,立即起身,招呼一句就走。

    李源懵懵懂懂跟着编辑,进了音乐总监办公室,几分钟后,只听音乐总监一声令下。

    “去法务那边出合同,签,立即签,石歌人在哪里,能联系到现在就去请来?

    阿源,你听到没?”

    “啊?

    啊!

    我……”

    李源今年才27岁,做了三年经纪人,手下艺人换了好几批,是的,批。

    除了不温不火的孙嘉良,其他艺人短则几月,长不过一年,一茬一茬的换。

    “你在干什么?

    嘉良的新专辑要马上改,把这首作为主打。专辑定位,宣传策略全部推倒,走,去市场部。”

    李源又迷迷糊糊的跟着音乐总监到了市场部。

    自己闯祸了,才跟人家摆了臭脸,怎么办?

    专业人士,对于歌曲优劣与否的判断,不可能有统一标准。

    唯独对一种情况很敏感,爆款。这种事情也没有标准,但就是能产生这种感觉。

    歌坛经常听说,哪个歌星曾经错过了某首好歌,但从没听说谁错失过爆款。

    爆款对于所有从事艺术类行业的人士,都是一次机遇,遇到了,从此改天换地,做大做强。

特别像孙嘉良这样的资深歌手,老牌二线,遇到爆款就能站上一线。

    多数人都有这种行为:一旦因为一首歌,喜欢上某位歌星,立刻就想找找他(她)还唱过什么歌?

    只要喜欢上了人,他的其他作品也会轻易喜欢上。包括影视行业、作家、画家等等,都会遇到如此状况。

    歌迷喜欢上一位歌手,等同喜欢上他的所有歌曲,原本6分的歌曲,在歌迷心中,至少能打8分。

    其中产生的连带效应,能让歌手直接升级,甚至跳级。

    歌手分级也是个很玄妙的事情,媒体也好,民间也好,总有一线、二线……十八线的说法。

    这玩意并没有统一、明确的标准,见仁见智。但总之是由影响力、身价等等因素,综合起来评判出来的。

    用陈石仔的个人理解,发过专辑,有首广为传播的代表作,基本上能算明星,站在三线。

    有几首代表作,无法独自举办大型演唱会,但被普通民众熟知的,能算二线。

    能独立举办大型演唱会的,一线。

    能成功举办大型巡演的,巨星。

    钻石唱片动起来了,陈石仔没动。

    虽说孙嘉良请客,但他不说走,歌星就得陪着,不走是因为要等人,等律所来人帮他登记版权。

    没话聊也无所谓,反正买了很多报纸,还有几本杂志,茶楼里有很多桌客人都这样。

    大约九点半时,方正律师事务所的版权律师,带着助手才到。方证的事务所叫方正?!

    手续简单的很,签了委托代理合同,完事律师带着助理就走,只喝了两盅茶。

    “石生,你,都还没登记版权?”

“是啊,赶时间嘛!

    哦,嘉良哥你要有事就先走,我准备在这里坐到下午。”

    陈石仔早就看出孙嘉良的急躁,但他就是不说,连这点折磨都承受不了,怎么做一线红星?

    “这……好吧石生,我确实急着想回公司看看。

    单我先买了,下次再请石生吃大餐。”

    目送孙嘉良离开,他在角落里继续看报纸。

    “先生你好,这是嘉良哥请我给你的预存卡,请收好!”

    嗯,什么意思?

    陈石仔疑惑的看着服务生……应该是大堂经理递来的卡片,毕竟西装笔挺。

    五千港币金额的预存卡,好吧,算孙嘉良有心了,这顿才花费不到四百。

    他也不客气,掏出皮夹装好。

    “多谢!”

    喝茶,看报纸、看杂志,没有其他人同桌,不知道多悠闲!

    ……

    “石生,我,我同你道歉,先前是我有眼无珠,请你大人不记小人过!”

    正舒坦呢,眼前猛然出现几个人,一个上来就狠狠鞠了一躬,然后道歉,完事又鞠躬。

    咦,孙嘉良怎么回来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