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下方,徐有贞微微俯下身子,低头等待着朱祁钰的答复。
眼见朱祁钰没反应,徐有贞又重复了一次,说道:“臣翰林侍讲徐有贞,弹劾西山与民争利!”
朱祁钰突然轻笑出声,问道:“徐侍讲,你说西山与民争利,到底是什么情况,你能说一下吗?”
朱祁钰的语气略微有点生硬,但是不太明显,也只有一些与他亲近的人感觉到了。
听到朱祁钰的问话,徐有贞露出一抹笑意,作为翰林院的侍讲学士,他有直接奏事权。
徐有贞清了清嗓子,说道:“臣听闻,近日正阳门大街有位胖掌柜卖煤给他人取暖,获利颇丰。”
“据那位胖掌柜所说,他手里的煤是用宫里的秘方特殊处理过,才变得无毒无害。”
“此人背后定有宫中的人指使,这般行为是在与民争利,乃祸害朝廷之举!”
说这话时,徐有贞神情激动万分,仿佛真的变成一位为国分忧为民着想的好官。
对于徐有贞的话,两班官员都面露惊讶,觉得他有点过于出格了。
毕竟皇宫里头有人做生意,除非是做得太过分,不然大家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毕竟宫里的生意,多多少少都与皇帝有关联,需要谨慎去对待。
他们哪怕要说,也会私下先劝一遍,如果实在劝不动,才会在正规场合提出来。
像徐有贞这种一开始就拿到明面上说,还用弹劾这样的词语,实在是太不懂规矩了。
与其他大臣不同,队伍当中的金濂额头微微冒汗,看向徐有贞的眼神极为难看。
他是大臣里面唯一知道实情的人,这笔“与民争利”的生意,幕后老板正是大明的皇帝。
偷偷看了一眼朱祁钰,金濂觉得他不能再袖手旁观,必须站出来说些什么了。
这笔生意也有户部的钱,朱祁钰曾许诺要将其中的两成充入国库。
金濂暗中估算过,按照煤炭生意的销售状况,户部一年至少可以获得20万两的收入。
所付出的代价,仅仅需要工部出一些工匠和工具,几乎可以算无本买卖,白白得来的钱。
从洪武年间开始,大明的税收一直都很紧张,很难维持整个朝廷的运转。
所以,每一任户部尚书都费尽心思,想要多搞一点钱回来,补贴一下单薄的国库。
而现在,眼前这个狗东西居然要断户部的财路,实在是太可恨了。
想到这,金濂瞬间便怒了,他猛地站出来说道:“简直一派胡言,西山煤便宜又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