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秋天的时候,阿成去自己家东河地里去看自己家地里的麦子。
阿成的母亲赵凤儿都会让阿成去地里看看麦子,防止被一些放羊的人给啃食了。
深秋时候,或者是冬季时候,地里没有了野草,即使有野草,也都是一些枯萎了没有水分的那些杂草,这个营养跟不上羊儿的需求。
一些放羊的人就会任由自己的羊群啃食小麦苗,其实啃食一些小麦苗也没事儿的,但好巧不巧的是,这些羊啃的时候,都会顺嘴给小麦苗薅起来,这就导致小麦被毁坏了。
阿成的家里的小麦田是紧邻大路的,那些羊都是走着走着就啃几嘴,自然的也就是近水楼台了,先啃食一会儿放任不管,这也是很多放羊人的一个习惯了。他们尽可能的给自己的羊吃青小麦,要是谁还在那里说了什么,他们还会说上几嘴,比如“吃两口怎么了?”“还给你吃穷了?”等等这样的话语。好一些态度的放羊人,也就会管管自己的羊群不去啃食那些小麦了。
阿成的妈妈是知道这些的,她要是傍晚时候去地里看着自己家里的小麦不现实,毕竟这时候需要做饭给阿成,即使她去地里,她也只能靠双脚去了,双脚是没有办法跟骑车来的快的,阿成会骑车,更何况还是小孩子,小孩子吼起来那些羊群时候,也就不感觉有啥了,毕竟大人你不会跟一个小孩子斗什么气吧。
换做是大人在那里跟一个放羊人就显得不好了,你的羊吃了我的麦苗,我不赶走,我损失小麦苗;我要是赶了的话,你面子上挂不上去的。显得你很是没有做好管理的样子。乡里乡亲的都需要一个台阶下来,这时候小孩子在那里即使驱赶也显得很合理了。
阿成那时候形成了一个习惯,他能够在去地里的路上还能够想着背诵古诗词这些东西,毕竟随着年级的增高,阿成需要背诵学习的课文更多了一些,之前阿成很少去想这些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