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敢拒绝圣旨的人,要么是傻子、愣头青。
要么就是名望极大的人。
人家拒绝,那是养望。
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自己高风亮节、不畏权势。
将来进入朝廷,靠着威望就能聚拢一群人在自己周围。
皇帝即便厌弃这种人,可如果对皇帝自己有利,也只能三请、五请,也要把人请回去。
当初王安石,就是在地方上养望十几年,这才一进了中枢,就坐上宰辅的位置。
自己不过是个白丁,敢不接旨意,那就是抗旨不尊。
而且太上皇为了安抚其他道士,和为朝廷效命的人。
自己不接受,杀头不见得,但也别想好过。
一夜都没心思打坐的李景孝,干脆不练了。
睡了四个多小时,起来练武。
早上7点不到,就听到贾蘅和他母亲贾陈氏,在七八个贾家远房亲戚的帮助下。
带了不少打扫、洗漱、做饭的工具,和不少病人等在道观外。
看到李景孝从屋子里出来,贾蘅和贾陈氏忙行礼。
贾家的偏房族人,也跟着行礼。
李景孝点头回礼,对贾蘅说道,“蘅哥儿,东西先搬进去,再过来帮忙维持秩序。
其他事,等坐诊完了再说。”
贾蘅和贾陈氏忙点头答应,而且几人有亲戚过来帮忙,其实就不用贾蘅劳心厨房和安置工具的事情了。
李景孝出门,往道观外排队的病人那边扫了一圈。
很快看到昨晚那个中年人。
而且不远处,一个卖馄饨摊位上的摊主,露出惊愕表情。
不用猜,这人就是道录司的探子。
没看到自己如何回来的,这才这么惊讶。
李景孝嘿嘿一笑,背着手回道观开始坐诊。
不知不觉到了9点多,看了十五六个病人,总算轮到那中年人。
李景孝装作看出这人气度不凡的样子,起身拱手行礼,“这位先生高姓大名,哪里不舒服?”
沈伯平微微一笑,虽然不知道这小子昨晚去了哪里,但今早既然回来了。
又一早开道观坐诊,那对自己来说,就没必要寻根问底。
而且刚才可是亲眼看到,好几个感了风寒,还有个胳膊折了的。
进道观只是一刻钟不到,就气色大好的走了出来。
那个胳膊折了的最是离奇,明明在观外时,胳膊都肿的大了一圈。
可出来时,胳膊居然能活动了。
沈伯平对李景孝能不能治好自己的旧伤,信心又多了三分。
笑着回礼道,“在下沈从麟、表字伯平,小道长喊我沈先生便是。”
李景孝点点头,伸手示意沈伯平入座。
古人往往称呼对方的‘字’而不是名。
‘名’是父母取的,‘字’是老师或者有名望的人取的。
直接喊‘名’显得不够尊重。
至于为何不尊重,李景孝也不知道。
不过李景孝猜测,像周瑜,子公瑾。
直接喊他‘周瑜’确实不尊重。
但喊单个的‘瑜’,又不符合习惯。
还是喊‘公瑾’更顺口。
沈伯平笑着点头入座,伸出左手,李景孝也不啰嗦,坐下把脉,很快就面露诧异之色看向沈伯平。
这人肺部有伤,但行走、说话仿佛正常人一样,从面上看不出丝毫问题。
下意识就以内力进入沈伯平的手腕,想看看他是否身怀真气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