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
  1. 首页
  2. 历史
  3. 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4. 第156章让灾民去做工?
设置

第156章让灾民去做工?(1 / 2)


跟邻居相处,如果真的久生嫌隙,一般人会怎么做呢?

    平时大家为了显示一下自家的大度,对这种事情多半不会真的较真。

    但是,但凡有个机会,肯定是想要压对方一头,起码上在心理上让自己爽一下的。

    现在机会不就来了?

    赈济灾民的时候,咱们两家是邻居,那咱们的粥棚自然也是挨着的。

    你张家今天出了五百斤米,那我李家就必须出五百五十斤。

    你明天说要施粥五天,那我就必须要到六天。

    别问,问就是咱老张家心善,见不得灾民饿肚子!

    这一来一回的,保管能憋着劲儿顶起牛来。

    不过,朱寿当初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只是把这个当做是笑话来说说的。

    毕竟,这种套路,对于淳朴的大明人而言,还是有点太不地道了。

    有一说一,多少有点坑人的意思。

    而且计策有点太过轻浮,朱寿生怕爷爷和那位洪武皇帝说了,引发人家的不满。

    没想到,没过几天,自己说的这些东西,居然变成了朝廷的告示,直接贴到了大街小巷?

    朱寿又一次感慨。

    看来,自家爷爷在洪武皇帝那里,面子不小啊!

    本来看到那么多流民,朱寿还心里有些忧虑。

    但是现在看到朝廷的告示,他总算是放下一些心来。

既然家里的老爷子,已经向自己证明了,在这件事情上,确实能够影响到洪武皇帝的决策。

    那朱寿心里大概就有数了。

    显然,朝堂之上,很可能对自己提出的那些办法,争议很大。

    说实话,如果自己是大明土著的话,朱寿也不会立马就听取什么以工代赈的意见。

    一方面,大佬们也是要面子的。

    毕竟关于徽州灾民会到应天府,是早几天就知道的消息。

    一群大佬议论了很久,才制定下的赈济策略,结果一下子全被否决了。

    换谁谁能够接受?

    以工代赈,这玩意儿虽然在诸夏之地的历史上,很早以前就出现过。

    但之前基本上都是小打小闹,压根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在大佬们的心目中,这或许就是古代哪个名臣灵机一动的小妙招。

    让灾民去做工?

    这不是打他们的脸吗!

    让别人知道,还以为大明的朝廷连自家的受灾百姓都养不起呢!

    就一个让富户出粮施粥的告示,就争论了足足五天才出炉。

    想来,如今朝堂上的争论声应该越来越大了。

    不过朱寿并不觉得,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能够影响到什么。

那位洪武皇帝性格虽然有些乖戾,但纵观其一生,智商绝对在线。

    最重要的是,沙发果决,面对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的时候,从来不会犹豫。

    以工代赈,明显就是目前最适合大明的方式。

    别说是目前了,这玩意儿只要是试验一次,证明其价值。

    那老朱完全可以再立一条祖训嘛!

    大明一朝,一直处在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

    如果能够将以工代赈这个办法,以固定的制度延续下去,多少也能够帮助一下后人。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