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可小说
  1. 首页
  2. 历史
  3. 大明:论老六,还得是爷爷您呐!
  4. 第123章养猪示范庄!
设置

第123章养猪示范庄!(1 / 2)


在社会主要阶层之中,士是主导诸夏王朝的主要阶级。

    而农则是占比人数最为庞大的一个社会阶层。

    毕竟,民以食为天,这在诸夏之地早已经成为共识!

    对于一个农耕文明来说,还有什么人能够比种田的农夫更加重要呢?

    至于工匠和商人阶层,在高贵的士大夫眼中,其实是可有可无的人物!

    老实说,工匠之所以能够列入四民之中,说白了还是要归功于,在先秦时期和儒家并列为当世两大显学的墨家。

    否则,工匠这种人,恐怕会直接被士大夫们打入贱籍!

    至于商人的地位,就连匠人们都不如!

    无商不奸!

    这就是社会对商人的普遍共识。

    在古代社会,名声是最重要的。

    一个人要是沦落到去当商人,哪怕赚再多的钱,都不会被人尊重。

    自古以来,豪商巨贾出现了不少。

    但是,凡是留下名号的那些巨富们,说到底其实都没几个有好下场。

    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几件斗富事件,其主人公的下场如何,大家都心知肚明。

    到了后世的辫子朝,虽说商品经济已经算是高度发达,但是商人们的地位依旧低下。

    他们再有钱,再可以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官商勾结。

    但说白了,实际上都是真正的权势人物眼中的肥猪。

商人不能穿绫罗绸缎,出行、住宅都有严格的规格限制。

    这就注定了他们再有钱,其实得到的享受也非常一般!

    但在朱寿看来,一个社会的各个阶层,其实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地位同等重要!

    哪里有什么谁高谁低、谁轻谁重之分?

    就比如说匠人。

    自古以来,匠人就地位不显。

    除非是家无恒产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学一门傍身的手艺。

    否则,谁还真的愿意做匠人呢?

    当匠人,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一家老小陪着自己饿肚子。

    更惨的是这种人几乎找不到什么好亲事,这样人多半只能跟匠人联姻。

    子子孙孙只能干这样的营生,没有什么出息!

    在诸夏之地的古代历史之中,商人当得好,入朝为官也不是不可能。

    这样的例子,同样随手一抓就是一大把。

    但是,当匠人当大官的,仔细想想……几乎没有!

    当匠人,走仕途肯定是没有门路的,就连赚钱也远远比不上商人。

    这样的人,能有什么出路呢?

    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有精湛的技艺,可以搞发明创造。

不得不说……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被那些后世混得风生水起的民间发明家给带跑偏了!

    古代社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说白了,在古代,没有人重视发明创造,认为那是奇技淫巧。

    就拿唐朝来举个例子。

    唐朝已经算是富裕的王朝了吧?

    其强盛之势,在诸夏古代,也是能够排得上号的。

    但是唐朝的官方,对匠人发明,奖励是多少呢?

    官府明文规定,不论任何发明,哪怕是能够给社会带来重大技术变革的发明创造,官方奖励的钱财也不会超过5000钱!

    以当时的物价标准,折算下来还不到大明的三两白银。

    说难听点的,这点钱够干什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