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怕兄弟过得苦,更怕兄弟开宝马!
李德强被曹中泰喊出来吃宵夜时,心中五味杂陈。那个叫做陈石仔的家伙,排场他见识过。
帮会大佬,三言两语就被打发的喜笑颜开;靓丽的小明星,在他面前巧笑嫣然。
这是他摸不到的层级,如今发小居然搭上了线。
不为他高兴吧?还是有点,毕竟阿泰家的情况摆在那里,孤儿寡母的确实艰难。
为他高兴吧,为什么不是自己?
曹中泰只犹豫了一下,就答应了陈石仔。无他,给的太多。
之前不仅李德强比他职位高,收入多,周家伟更不用说,虽然没开宝马,但日本车已经开上了。
忐忑的离开酒楼,思来想去,还是打了李德强的call机。条件虽然好的离谱,但跨行了,心里多少有些没底,需要找兄弟探讨一下。
把情况跟发小一说,不仅没得到期望中的鼓励,李德强的神态甚至有些复杂。
呵……曹中泰读完初中就出来打工,加之也算在娱乐圈厮混,人情冷暖自然没少见识。
莽撞了,这种事跟发小自然讨论不出什么结果,这下薪水不仅比李德强多了……好多好多!
以后接触的多是明星,唱片公司经理。
和发小不冷不热的一顿宵夜,竟让曹中泰平白生出些信心,毕竟朋友都有些嫉妒了。
……
没有网络的年代,超远距离联络真是个大难题。
陈石仔收到传真,要在合适的时间给美国打电话、发传真。英文歌曲,他还是觉得在美国登记版权稳当。
版权注册完成,得到歌手电话,又要跟身在英国的歌手沟通。
欧美不同于香港,很多歌手自己收歌、约歌,然后和公司谈判唱片分成。
但联系后,艾伦.哈里斯拒绝收歌。
陈石仔也能理解!
遥远的香港,有人通过渠道找到他,说要卖首歌曲给他,还提出了阶梯式分成要求?
虽然是广告主介绍的,谁心里不打鼓?
艾伦.哈里斯虽不愿自己收购歌曲,但答应向公司推荐。
这事就有些麻烦了,哈里斯只是个二线,37了还没出头,除了自身条件原因,没有资源是肯定的。
歌手和演员类似,想要站上一线,除了自身实力,资源更重要。
只有实力与资源兼备,才能站上顶尖舞台。
当然,这是在媒体不发达的时代,流量明星时代,完全打破了旧规则。
没有资源代表不被重视,他的推荐会不会被哥伦比亚唱片置之高阁?
这些都不是现在的陈石仔能控制的,只能等,并期待好结果。
登记版权很快,但录制伴奏没那么快,版权登记下来,把词曲谱传真给艾伦.哈里斯,陈石仔暂时清闲了下来。
时间过去了五天,许采洁还没找她,这女人估计也在头疼。
大佬肯定是她新搭上的,不然无需那么着急。
关绍联要歌,不过是给许采洁多争取一个机会,并不是不付费。
她不过一届新人,哪有资格自己收歌和公司谈判?
这么久没有联系要歌,多半在和钻石唱片谈判,谈的内容无非专辑待遇。
经济合约是不可能谈的,业界排名的前五的唱片公司,不会惧怕帮会,只能说有些忌惮。
过了一周时间,离岸公司的文件终于办了下来。
用一个完全追溯不到个人的境外公司资质,在香港注册了一间唱片公司,名叫彩旗唱片。
彩旗唱片的地址,在元朗的一座五层小楼里,租金两千港币一个月,只有一名接线小姐。
这名接线小姐同时还负责其他11部电话,那也代表着11间公司。
接到电话,接线小姐会记录下来,然后通知留给她的call机机主。
这个机主自然是彩旗唱片的法人兼经理曹中泰。
活脱脱的草台班子,皮包公司。
既然公司成立,不请客是说不过去的。
方鸿基、大律师,女明星、男歌星,这些是陈石仔在香港仅有的人脉,当然还有周家伟。
“怎么把公司开到元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