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看着杨思义如此,笑着来到杨思义的眼前,将其搀扶起来。
“杨老,皇爷爷在世的时候,经常对我说我大明国运昌盛,都是因为有您在。您是皇爷爷留下来的户部尚书,可见皇爷爷对您的重视程度。”
“朕对于杨老的事迹更是清楚,昔日攻伐陈友谅的时候,没钱没粮草,我大明军队陷入困境。”
“是您,锱铢必较,核对军中的物资,更是奔袭了三百多里,在皇爷爷面前大吵一架。更是将那些贪墨的将领直接斩杀几人,使得我大军脱离险境。”
“可以说,没有您就没有大明的今天。”
朱允熥见到杨思义就对其进行一阵夸赞,这让听到此话的杨思义再次跪在地上。
“陛下真是折煞老臣了,老臣何德何能,能够得到陛下如此赞赏。臣做出的那些事情,先皇没有跟臣计较,已经是先皇的仁慈。”
杨思义知道,今时不同往日,他就算当初功劳再大,当时也是打天下的时候。
现在不同,如今天下太平,他要是在这时候做出这些事情,难保朱元璋不会对其出手。
杨思义也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好。
“杨老过于谦虚,您的贡献所有人都看着。正所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说的就是您。”
朱允熥对杨思义的评价很高,他看上去也不像是要找杨思义的麻烦。
两人对视,杨思义无法从朱允熥的眼眸中,根本看不出朱允熥现在在想些什么。
杨思义听着朱允熥对自己说出这么多夸赞的话,内心自然十分感动,至少他之前所做出的那些对大明有及大贡献的事情,如今新皇都记得。
“朕在早朝的时候,见杨老一言不发,在朕看来应该是户部出现问题。”
“说实话,管理户部的确不是一个好差事,户部掌管大明整个财富,宛如管家的小媳妇。换作是谁都会觉得这是十分烫手的山芋,还容易得罪人。”
“朕这些天过于忙碌政务,忽略了户部的请看,还望杨老不要责怪。”
朱允熥几句话,说的杨思义眼中含着热泪,显然被朱允熥的话彻底说感动。
“陛下这是说的哪里话,陛下日理万机,还记得臣,这对臣来说是天大的恩惠。”
紧接着,杨思义跪在地上对着朱允熥重重磕了一个响头。
“陛下谬赞。”
杨思义已经无法用言语表达自己内心感受,他大声说出这四个字,用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受。
朱允熥见状,连忙将杨思义搀扶起来。
“杨老不用行礼,朕都是为国,杨老只要跟朕一心,何愁大明不能强盛。”
杨思义嘴唇抖动,在朱允熥的搀扶起,踉踉跄跄的起身。
而后,朱允熥继续对杨思义说。
“朕知道,真正的国士就是在君王出现任何问题之后,都会在第一时间对君王提出意见。会义不容辞的阻拦,朕需要的是这样明白大是大非的重臣,杨老就是这样的人。”
朱允熥这么说,表示他对杨思义能力的肯定。
“杨老,您是皇爷爷认定的国士,是朕所认定的国宝,为何在早朝的时候一言不发?”
“莫非杨老觉得,允熥是一个不听劝说的无道昏君吗?”
朱允熥此话说出,杨思义顿时脸色大变。
“当然不是,臣绝对没有这意思。”
杨思义也曾经想过劝说朱允熥,不过对于新皇的性格并不了解。
他已经不是年轻时候那样果敢,现在的他也是听到朱允熥这么说之后,才知道朱允熥对他如此重视,这让他决定发自内心效忠朱允熥。
“杨老,你要记住,你是朕认为最德高望重的人,掌管户部本身就不容易,日后有什么需要朕帮忙地方尽管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