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熥听着手下汇报,轻轻点头。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太和殿就只有朱允熥一人,他开始在眼前地方不听踱步,思索着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朱棣的离开,的确让朱允熥暂时解决掉一些麻烦,不过同时也会有新的麻烦出现。
朱允熥回想起朝堂之上的事情,削蕃之事由黄子澄提出,齐泰和方孝孺都为之赞同。
朕虽说暂时否决了他们的想法,不过他们都是大儒,朕也不好直接处置他们,因为他们说的也不无道理。
有支持削蕃的人,自然也有反对削蕃的人。
朱允熥知晓现在并非是削蕃的好时机,他表情变的有些沉重,这时候的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好,朕或许可以让他前来。”
坤宁宫内,毛骧缓慢来到了朱元璋眼前。
“朕让你打探的消息,已经打探清楚了?”
“回禀陛下,臣已经打听到关于大明的最新消息。”
毛骧是朱元璋最为信任的人,只要是朱元璋让其做的事情,他都会尽全力的完成。
随后毛骧将自己所打听到的消息记录下来,开始对朱元璋陈述。
“朱允熥于昨日早朝,在李善长上奏之后,定下年号武靖。意在表示,武要对外铲番邦蛮夷威胁,靖意要对内安邦,使百姓衣食无忧。”
“武靖!这年号的确不错,想不到朱允熥这逆孙竟然有如此大的志向,这还真的让朕很是意外。”
朱元璋不免夸赞。
自己这逆孙,竟然还有如此宏大理想,有抱负是好事,至少在朕看来,比什么想法都没有无道之君要强的多。
“另外朱允熥将北元那些余孽消灭之后,对文武百官形成及其大的震慑,让百官对其的恭恭敬敬。”
毛骧继续说。
“想不到这小子竟然跟朕所用出的手段一样。那些个大臣们都有各自的心思,新君上任三把火,若非朱允熥用此手段,朕还真的不知道这逆孙小小年纪,如何让百官臣服。”
大明初定百废待兴,朱元璋当初掌控大臣,也是用的雷霆手段。
如今大明需要发展,只是缓慢的发展,那些个骄兵悍将定然不服气,除非有绝对过硬的手段,才能够让文武大臣心服口服。
“另外早朝的时候,以黄子澄,齐泰为首,他们几人联合方孝孺,曾经多次对朱允熥提起削蕃的事情。并且说藩王的出现,会让大明陷入祸乱。”
毛骧小心翼翼的说出此话,他知道朱棣最为恼怒的就是这事,但他已经打听到这事情,自己必然要对朱元璋说出这事情。
事情结果也的确如同毛骧所想那样,朱元璋听到这话之后,当即大怒。
“他们这些个文官大臣,怎么敢如此议论咱的皇家大事?藩王镇守百官,这是咱亲自定下的规矩,当初提出反对藩王的家伙都已经被咱处决,他们难道一点儿都不怕死吗?”
“也是,在他们的眼中,咱这个皇帝已经死掉,他们自然没有任何惧怕咱的想法。”
朱元璋先是暴怒,随即恢复平静。
他眯着双眸,眼眸中闪过一丝狠辣,仿佛可以隔空将那些大臣直接击杀。
“然后呢?朱允熥如何说?”
朱元璋心中是有怒火,否则也不会称呼自己的好逆孙全名。
“朱允熥说当今天下太平,朱家人人相亲相爱,于是将这些人劝说全部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