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骧。”朱允熥突然开口,叫了一声。
“臣在。”毛骧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传朕旨意,彻查旧元余孽,一经发现其心存叛逆,意图复旧元压迫百姓这之罪证,格杀勿论!”朱允熥的声音,冰冷无情,如同来自九幽地狱的寒风。
“臣遵旨!”毛骧心中一凛。
毛骧领命退下后,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位坐在龙椅上的年轻皇帝,他的脸上,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表情,仿佛刚才下达了一道微不足道的命令一般。
但毛骧心中却很清楚,这道旨意,将会给大明王朝,带来怎样的震动!
“退朝!”
朱允熥淡淡开口,起身走向内殿。
文武百官面面相觑,多有想言语者,却不敢在如此敏感的时期多言,只得以目相交。
…
太和殿内。
“青鸾。”朱允熥揉了揉眉心,轻轻唤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奴婢在。”一名身穿青色宫装,容貌清丽的宫女,从殿外悄无声息地走了进来,她步履轻盈,姿态优雅,仿佛一阵清风拂过,让人心旷神怡。
“拟旨。”朱允熥顿了顿,目光落在青鸾身上,带着几分深意,“宣凉国公蓝玉,即刻入宫觐见。”
“是,陛下。”青鸾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一卷空白的圣旨,提笔蘸墨,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朱允熥看着青鸾离去的背影,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一下,又一下,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事情。
蓝玉,大明王朝的开国功臣,军中猛将,他骁勇善战,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也曾是朱允熥最为敬佩的武将之一。
然而,功高震主,蓝玉的性格也随着战功的累积,逐渐变得骄横跋扈,目中无人,这些年来,没少惹是生非,甚至连太子朱标,他也未曾放在眼里。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念及蓝玉的功劳,对他多有包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这更加助长了蓝玉的嚣张气焰,让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如今,朱元璋驾崩,朱允熥登基为帝,这对于蓝玉来说,既是一个机会,也是一个挑战。
如果他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收敛自己的锋芒,衷心辅佐新君,或许还能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甚至更进一步。
但如果他依然执迷不悟,不知进退,妄图倚老卖老,挑战皇权,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灭顶之灾!
朱允熥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宣蓝玉入宫,就是想要试探一下他的态度,给他一个机会。
如果他识时务,便可以继续重用他,让他为大明镇守边关,抵御外敌。
“舅姥爷,希望历史的悲剧不要重演,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朱允熥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他很清楚,蓝玉这样的人,就如同手中的一把利刃,用好了,可以披荆斩棘,所向披靡,但如果用不好,则会伤人伤己,后患无穷。
但如果他依旧如此…骄横自大,以臣子之身威胁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