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发走元满,顾元清伸了个懒腰舒展身子,将他桌面上那一堆废纸连同风月话本收了起来,又将藏在床头暗格中的几张纸又翻了出来。
因为时常翻阅,纸张比之前显得薄了不少,里面密密麻麻记载着他的一个梦。
--
一个月前的一场风寒,差点要了顾元清的命。连续高热不断的他意识模糊不清,仿佛进入到了另一方天地。
四周寂静无声,一片黑暗。在他的挣扎中,前面逐渐亮起,一行行文字出现在他眼前,泛着红光的文字如同血书,显得诡异又瘆人。
这些文字像极了闲散书生写的无聊话本。
话本里说在不久的将来,肃王李玄风入京为陛下千秋节贺寿,千秋宴上的惊鸿一瞥,李玄风对工部尚书第三子“顾元清”一见倾心,之后便是无休止的死缠烂打,威逼利诱,甚至说动皇上降下圣旨赐婚。
肃王比顾元清要大上近十岁,王府中早有妻妾,这些人哪容得下一个男妃,“顾元清”随肃王回到封地甘州,自是遭遇了王府后院轮番陷害,最终毁容失意偏居一隅。
直达肃王造反失败,众叛亲离,留在他身边的只剩下“顾元清”。两人却在逃亡路上跌入陷阱,双双身死。
死前,肃王发下誓言:若有来生,定不负“顾元清”。
看着这大段的文字,顾元清满头问号。他是什么很贱的人吗?
顾元清不相信故事里的人是自己,但眼前红色的文字还在滚动着,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故事里的肃王在睁眼的一瞬间便回到了千秋节之前,故事开始的时候。他以温柔体贴的翩翩公子形象再一次站在“顾元清”面前,不断地创造偶遇与意外,将欺辱他的人杀尽,一步步攻陷他的心房。
再利用所谓前世的经验,将阻碍他大业的人一个个除掉,顺利取得皇位。
江山与美人皆已到手。
为了前世所谓不辜负的承诺,他遣散后宅,立男后,却苦于无人继承大统。
恰在此时意外发现,顾元清不是顾夫人亲生,所以在“顾元清”幼时顾夫人对他百般不好。
于是肃王在朝堂上故意为难顾向德与其长子顾元修,暗地里找人教训顾夫人,又大肆寻找“顾元清”真正的外家,给其封爵,并得知其家族男人亦可怀胎生子。
于是多方感动之下,“顾元清”在十月怀胎之后为其生下一个孩子,李玄风大赦天下,将其封为太子。
故事到这里圆满画上句号,故事外的顾元清看的直跳脚,这话本用他的名字身份胡乱编纂,经过他同意了么,他可不认!
顾元清被这话本气醒时浑身冷汗,他沉浸在整个故事的恶心感里不断干呕。
元满一边拍着他的背一边念叨:“醒了醒了,少爷您终于醒了。”声音中略带哽咽。
顾元清自三天前高热不退,喂不进去吃食,他这三天只能强行灌些水和汤药,只怕再昏睡下去,身体也支撑不了了。
郎中坐在一旁老神在在地道:“几天没进食呕吐是正常的,待会儿吃点清淡的就好了。”
顾元清听的头大,但他不能说自己是做梦被恶心到的。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场风寒来来回回折腾了顾元清半个月。
这段时间,他整理了思绪,将梦里的那个故事记录下来。
思来想去觉得离奇,他和肃王八竿子打不着,对肃王的印象还停留在七八岁时,他一个百十来斤的小胖墩,和李长昭这个皮包骨头的小竹竿合起伙将还是八皇子的肃王马车轮子锯了个豁,害得他一起步就颠簸,最后铁青个脸走回宫。
这话本不会是他们俩时隔十年的报复吧?毕竟整个话本里就两个倒霉蛋,他和李长昭。
对于这场梦顾元清本是不想在意的,可近一段时间朝堂上发生的事、从前从未听说,却又出现在话本里的以前名字,都让他不得不多想。
那难道是一本能够预言的天书?
眼看还有一个半月就到千秋节,不管这话本是预示未来还是无稽之谈,他都无所畏惧。
他顾元清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行为处事也与话本里完全不一样,一般有仇他当天就报了,从没受过此等委屈,哪怕是在话本里也不行。
他倒很期待肃王如话本中一样来找他,不管是所谓的第一世还是第二世,话叫他出出这口恶气。
但那话本中有另一件事更让顾元清在意,那就是他的身世。
难怪自幼母亲就不喜欢他,母亲是世家贵女大家闺秀,纵使他不是亲生,她也不会像那个故事里说的苛待自己。
只是,不太亲近罢了。
一旦接受这个设定,顾元清竟觉得意外合理,那他的亲生母亲是话本中男人生子一族之人?
他的亲生母亲是个男人!
他握拳锤向桌面,不,他不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