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三没什么事做,所以干脆直接喊了台面包车带着吴思明姐弟二人一起回去看大舅父,免得初四就一天时间那么赶。
反正以前过年还在那边住十来天呢,也就开了书店之后,这两年反倒匆匆忙忙地过去呆上一会就走了,确实有点不太习惯。
直接在家里给了村委打了电话,然后便上车出发。餐饮公司也有小面包,为什么不用?大过年的,伍吟风觉得没必要整这破事,满大街都是出来为了多赚点钱改善生活的,何苦去喊可能没时间但自己开口肯定有时间的伙计?
去到大舅父家门口,伍吟风和司机商量好明天下午4点左右来这里接人就行。于是便和伍母带着吴思明姐弟进了大舅父家里。
今年大舅父家内家外都显得喜气了不少,可能是因为干净,又或者多了不少彩灯,反正就给人一种相当舒畅的感觉。
看样子自己帮扶了大半年,确实有了长足的改变。伍吟风笑眯眯地窜到仓库里面,喊着吴思明进来帮忙。
大表哥听见楼下的声音,便跑下来了,先抱了伍吟风一把,然后招呼着大家上二楼喝茶。
伍吟风笑着表示,不用管他,他要带姐弟俩去田里叠土窖闷地瓜。
扶持的事,属于兄弟俩的秘密,说出来大人们之间会尴尬,没这种必要。而且对于伍吟风来说,这个表哥的品性其实和自己差不多,就是比自己勤快多了,伍吟风是个疲懒的性子,上辈子冲不出头,这性子起码也能占50%的责任。而且这表哥上辈子对自己的确不错,这辈子抱着报恩的思想,自然不想让对方面对没必要的尴尬。
让吴思明用袋子装好地瓜,伍吟风从角落的箱子里熟络的摸出木炭。都知道他闲不住,所以大舅父这边一些用具的摆放就不怎么改变。
于是带着兴致勃勃的吴思敏姐弟,三人直接就随便在村口找了块农田,因为大舅父的农田离的还要再远一些,伍吟风可不愿意多走那十来分钟的路。
刚叠了一会土窖,就有村妇路过惊呼了一声:“这是谁家的孩子哟,在立生地里干什么。”
伍吟风是没认出这女人是谁,不过甜甜地回了句:“阿姨,是我啊,李医生儿子,你不认得我啦。”
村妇愣了一下,随即满脸笑容:“是小伍啊,两年没怎么见都这么大了,准备闷地瓜吗?你准备的地瓜大不大?姨妈家里有大的,一会喊你老表给你送几条过来。”
嗯,伍母的名字在这边就是这么好用。
于是没一会儿,这块地家里的表弟表姐和刚刚那个村妇姨妈家里的表哥都带着一些方便烧烤的小荤菜过来了。一时间,前几年在村里玩时候的感觉又找了回来。
反正小伍在的地方,就是孩子们聚集的位置,向来如此。
人多,还有年纪大的哥哥在场,土窖搭的就相当快,还有人家几姐弟的,搬了小桌子过来。
年龄大的孩子熟练地把地瓜埋在窖子下面的土里,窖里面便开始烧起了木炭。窖子上方平铺一块铁丝网,于是这就是个简单的烤架了。
吃是肯定吃不饱的,前面的烧烤就图个味道和气氛,中途的时候大表哥过来了一趟,伍吟风带着木炭出门干什么去了,他自然心知肚明。
所以,他这边带了一盘切成小块的鸡给送了过来,看模样,起码保守一整只鸡。另外还让伍吟风的外甥提了一袋村里的汽水一起送了过来。
为什么伍吟风对大舅父家几个表姐和表姐夫不太待见?因为二表姐早早就不管不顾地嫁人了,所以伍吟风早早就有了个外甥,比伍吟风就小一岁而已。而大表哥现在都还没结婚呢,对象也是刚准备谈。
像伍吟风那种讲规矩的家教,你让他能看得这些人顺眼,那才神奇。而且这些表姐夫在大表哥发达之前,做的太恶心了。回老丈人家里像个大老爷一样,啥活不干,就会聚在一起吹牛13。
说句不好听的,伍吟风40岁穿过来之前,家庭条件都比这三家玩意好呢,没工作是没工作,但和家庭条件关系不大。
不过外甥是无辜的,所以大表哥送完东西之后,这个大侄子就留了下来。毕竟都是小孩子,看见烧烤这玩意,基本就走不动道。
多了一大盘鸡,气氛就更热闹了,反正老广这边讲究生鸡熟鸭,鸡是不用多熟就可以进肚子里的,讲究的是一个甜口鲜嫩。
所以简单地烧个1分钟不到,就有无所谓的存在先把自己那份给拿走了。绝对公平是肯定不存在的,小孩子那么多,谁每轮都记得全有谁没分到,这也是个简单的弱肉强食环境。面皮厚的一直跳该他了该他了,分食的大孩子没留意就分了过去,留意到了就随手捡个土块摔过去笑骂一句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