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这样一来,就没人耕种了,这个问题却是不好解决。”胡京担忧道。
虞佶也陷入了沉默,如果全国大力推广工商,青壮都去工坊务工了,那就没人种地了。
而且,那些青壮在工坊里得到了丰厚的收入后,怕是更不愿回去耕种了,这的确是个大问题。
大虞农为本。
或者说封建时代都是农耕为本,贸然推广工商,那粮食收入少了的问题就没法解决。
也不怪皇帝也犹豫了起来。
毕竟有粮才能活下去,才能养大军,才能应对邻国可能带来的战争威胁。
“陛下,臣以为刘临这套法子只可适应北方,而且等寒灾过了,那些工坊还必须要拆除,让青壮们回归耕种,否则大虞危矣!”
户部尚书谭乾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他对自己儿子与刘临的恩怨并不清楚,所以,他这话倒也不是针对刘临,则是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说的。
“臣也觉得不可大力推广工商,否则工商一代取代了农耕,就没人种地了,那刘临的法子虽然能一时解决北方百姓过冬问题,但却有着极大的隐患。这隐患一旦爆发,便能危及到江山社稷,还请陛下将刘临拿下,杀头示众,并勒令拆除王府那些工坊!”
崔木也上前说道。
只是他此话一出口,龙椅上的虞佶脸色顿时就是一沉。
“陛下,臣觉得崔侍郎此言有些危言耸听了。虽然大力推广工商的确会让青壮们不想回去耕种,但只要朝廷加以控制,就不会出现崔侍郎说的情况。
而且,监察御史刘临也在北方证明过了,发展工商,的确能让更多的百姓们有收入来源,能买得起粮,穿得起衣。
只有天下百姓都能吃饱饭,穿暖衣,那才是天下盛世,那时候的陛下才是千古一帝!”
便在这时,都察院一把手左都御史范丞也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话一出口,尤其那千古一帝,顿时让虞佶眼睛一亮。
不过他同样也有些担忧工商发展过了,会影响农耕,所以一时之间也没有表态。
“陛下,臣以为范大人所说有理,朝廷完全可以借鉴刘临的方法推广工商,至于务工青壮不愿回去农耕的事也好解决。
每年农耕也就春种和秋收两个时节较忙,其余时候,百姓们其实都是无所事事的。
朝廷只须出台律法,春耕和秋收时节,家里忙不过的,就必须回去耕种,春种完才返回工坊务工,秋收时同样如此。
这样一来,那就农耕与务工两不误了。
而且推广工商业,刚好让百姓们一年四季都忙碌起来,也能为朝廷创造税收。
这是完全是两全其美的法子。
监察御史之才华,臣不如啊!”
左相李铨侃侃而道,最后更是狠狠的夸了刘临一把。
众人闻言,无不脸色凛然。
这左相大人是真看好刘临啊!
这一瞬间,多个想抱谭家大腿,要巴结谭荣的小官员们心思顿时就活络了起来。
心里都打定了主意,再不与谭荣针对刘临了。
就连崔木也是心有戚戚,心中有惊涛骇浪。
就刚刚李铨这解决的办法,就让他刚刚提出来的建议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甚至有些小丑的感觉。
不过左相、范丞等人都极力站在刘临一方,就连右相也没有再针对刘临,他也知道想要帮谭荣打压刘临是不可能的。
搞不好还有可能毁了他的政治前途。
这样想着,崔木也打起了退堂鼓。
只有谭荣一脸死灰,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好好,李爱卿此法极妙,配合上刘爱卿的法子,那真是完美无缺。”
虞佶龙颜大悦,看向左相李铨问道:“李爱卿,朕准备再拿一府来作实验,你觉得选哪一府合适?”
李铨想了下说道:“川蜀吧,这些年川蜀年年丰收,粮食储备充足,就算实验失败了,也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虞佶点了点头,又看向众大臣:“众爱卿,你们觉得呢?”
其他人不语,这种高端的谈话,其实没他们多少发挥的空间。
“李相所言极是,川蜀适合拿来做实验。”一向与李铨貌合神离的右相胡京也少有的支持了李铨的意见。
“那,那就选川蜀来进行实验吧,那么,众卿可有推举之人?”虞佶看向众人。
“陛下,谭荣身为状元,才高八斗,自是能将此事做好,臣举荐谭状元前往川蜀主持此事!”崔木第一个站出来举荐谭荣。
谭荣脸色一喜,心想如果皇上真让他去川蜀推广工商,他定有信心做的比刘临还要好!
他暗暗握了握拳头,一脸忐忑的看着虞佶。
“陛下,臣也觉得谭状元才不输监察御史刘临,此去川蜀定能完美的完成陛下交待的任务!”一个与谭家走的近的官员也举荐了谭荣。
谭乾眼睛一亮,但作为谭荣的父亲,举贤避亲,他自是不好也站出来举荐自己儿子的。
不过却给下面的官员们暗暗打了几个眼色。
随即又有几个户部官员出来举荐谭荣。
虞佶看向胡京和李铨,两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后均点了点头。
胡京道:“谭荣能获得殿试第一,才能自是有的,陛下倒可放心让他去试一试。”
在他看来,谭荣自身是状元,才能肯定不差,再者前有刘临的方案借鉴,就算是头猪,照着刘临的方案来,就算结果不是太完美,但也绝不会把事情给搞砸了。
李铨与胡京同样的想法,都觉得不管谁去川蜀,都不可能把事情给搞砸了。
至于这些功劳?
说实话,他们还看不上。
因为最大的功劳者才是刘临,其他人只是照着流程走一遍,算不上什么大功。
既然谭家极要这个功劳,他们何不顺水推舟让给谭家得了。
得到两相的肯定,虞佶便看向谭荣,道:“谭卿家,你可有把握做好此事?”
谭荣心神一震,急忙出列,压着心里的激动道:“回陛下,臣定能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若完不成,臣提头来见!”
虞佶眉毛一扬,笑道:“谭卿,君无戏言,军令状也非儿戏,你确定要立下军令状?”
谭乾一惊,就要开口阻止。
不管这件事难不难,立军令状都非小事,不怕一万,就怕个万一。
这可是在朝会上立下的军令状!
万一出了什么差错,那到时候皇上是要杀你还是不杀你?
为了这点小事而杀了你,皇上估计也有些不忍。
但不杀你,皇上又如何服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