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见状,笑着说道:“放心,重开海禁不花户部的钱,全都由内库自负盈亏。”
金濂闻言神情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一抹笑意,仿佛丢掉了一个大包袱。
但当他看到朱祁钰忍住笑意的样子,本能地觉得有些不对劲。
按照大臣们内心的想法,下西洋是个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并没有多少油水,反而还要搭不少钱进去。
但朱祁钰却不是这样想,他不会像朱棣那样温和,而是直接通过贸易顺差获得大量金钱。
届时,下西洋会成为朱祁钰又一项重要收入,并且还肩负着去美洲把土豆和红薯带回来的重要职责。
……
三天后,乾清宫。
看着御案上的郑和海图,朱祁钰盯得怔怔出神,一副如获至宝的模样。
这份资料的价值很大,它花费了大明29年的时间,期间耗费了巨量的人力和物力。
最关键的是,里面的资料包罗万象,从造船到海上暗礁和补给点,应有尽有。
有了这些资料,大明再次远洋探索,将会减少非常大的一笔开支。
看着其中一份资料,朱祁钰喃喃说道:“不愧是木头航母,这个时代谁拦得住它呀!”
根据资料记载,郑和宝船的船长44丈,船宽18丈,像这样的大型船只至少有超过60艘。
同时,伴随一起航行的还有很多小船工作艇,加起来有上百艘之多。
按照一丈3.3米的计算方式,也就是说郑和宝船长136米,宽56米,那么它的排水量超过了1万吨。
与之相比,诞生于1909年的最大木制船怀俄明号,它的船体长度达到了140米,与郑和宝船的长度相当。
但是,怀俄明号不是纯木质结构,它是采用了钢铁做龙骨,才能有如此长的船身。
单凭木头的话,根本撑不起这么大的船体,就直接裂开了。
前世,朱祁钰也不明白这一点,直到看见海图记载的数据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才逐渐明白过来。
因为明史记载的度量衡丈,一丈并非等于3.3米,而是大概是1.7米左右。
这样换算下来,长44丈的郑和宝船,它的实际长度大概就是六七十米。
由于郑和宝船没有超过100米,当然不需要钢铁作为它的龙骨,纯木质结构也是合理的。
按照图纸中的数据,郑和宝船的桅杆长度是11.7米,这个长度和六七十米长的船身完全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