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朱祁钰曾与王文商议过,都察院需要加大审查百官的力度。
王文点头答应,并在征得朱祁钰的意见后,扩充都察院御史的人数。
商辂长相出众,同时能力又不错,因而进入了王文的考察名单里面。
前些日子,王文曾多次拜访商辂,两人一来二去便熟络了起来。
对于这样位高权重的大人物数次招揽,商辂也是十分感动,决定跟随王文做事。
听到这样一段故事,朱祁钰十分感兴趣,对于商辂的印象更加好了。
看到朱祁钰的表情,王文立即明白过来,问道:“陛下,您真的要让商辂出任新闻司司长吗?”
就在刚才,朱祁钰曾询问有关于新闻司司长的人选,王文也只是恰巧想到,随口建议一下。
如今,看到朱祁钰似乎真的有意,就连王文都感到有些惊讶。
新闻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又直接受皇帝管辖,可以说是一步登天也不为过。
毕竟这个职位天天都能见到皇帝,有这么多的露脸机会,只要能力不差,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低。
朱祁钰点头说道:“商侍读的能力不错,朕还真有这个意思。”
听到两人的对话,一旁的商辂面露疑惑,他好像从未听过新闻司这个衙门。
见此情形,王文连忙出言解释,将新闻司和报纸的事情说了一遍。
商辂听到后一脸惊奇,忙说道:“陛下巧思,臣万分佩服,有此重器,天下必将政通人和。”
关于组建新闻司,商辂同样十分赞同,作为四年前的状元,将国事和政令告诸于民,他认为很有必要。
想到这里,商辂建议道:“陛下,大明的百姓识字率很低,恐怕没多少人能读懂报纸。”
“臣以为可以招募一些清贫的读书人,让他们下到各州县将报纸念给百姓听,到时候给他们一些银子即可。”
商辂虽然是三元及第,但获得乡试第一后,他考了十年才成为状元。
期间,商辂见惯了不少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他们有些人还十分清贫,每每以卖字画,为人抄书为生。
听到朱祁钰关于新闻司的构想后,商辂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这件事,于是出言建议了一句。
朱祁钰闻言双眼一亮,连忙说道:“嗯,是个不错的主意。”
大明的识字率很低,几乎九成的人都是文盲,让他们读懂报纸,确实有些为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