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杨”代替皇帝执掌朝政,原本在明朝时期举足轻重的常朝,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自此,通政使司的权力就少了很多,但也算是朝中比较重要的机构。
数天以前,徐有贞还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如今连升五级,一路飙升至正三品的通政使。
这样异常的晋升速度,简直能用不可思议来形容,徐有贞从边角料一跃成为朝中重臣。
看着徐有贞一脸嚣张地拿着诏书,朝中的大臣们面色铁青,仿佛感到莫大的侮辱。
在他们眼中,徐有贞不过是一介无能之辈,前些日子还被朱祁钰廷杖。
如今陛下不过偶染疾病,无法管理朝政数日而已,这个家伙居然踩到了自己的头上。
想到这,这些大臣更加觉得屈辱,看向徐有贞的表情充满愤恨。
徐有贞对此不管不顾,他开口说道:“既然监国太子在此,那朝中政事也理应交由太子处理。”
“只是太子尚且年幼,不便处理政事,南宫还有一位皇帝,不如请……”
“放肆!”
王文愤然出列,快步来到徐有贞的跟前,就要抢夺他手中的晋升诏书。
看到王文来势汹汹,徐有贞的气势一弱,问道:“为何要抢我的诏书?”
王文怒气冲冲,大声喝道:“我乃都察院左都御史,拿来!”
此时,于谦站出来说道:“所有诏书内阁和都察院都有权查看,以便后续统一归档。”
随着两位大臣的气势压迫,徐有贞纵然有万般不愿,也只能将手中诏书递给王文。
王文抢过诏书,查阅后怒声说道:“此诏书未经票拟批红,又无加盖印玺,荒唐至极!”
说罢,王文将手中诏书撕成两半,并且砸向徐有贞的头上,引得他痛呼出声。
上方,曹吉祥脸色一变,喝道:“大胆,居然敢撕毁诏书,这是要造反吗?”
面对曹吉祥的指责,下方的大臣面容冷峻,丝毫没有退缩的意思。
这时,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站了出来,他便是内阁大臣陈循。
此时的内阁经过多次轮转替换,陈循成为其中资历最深的人,他的话可以代表内阁的态度。
陈循冷声说道:“曹吉祥你好大的胆子,未经内阁票拟批红的诏书也敢颁布,这是祸乱朝纲。”
自从票拟批红制度诞生,所有诏书和奏折都要走这个程序,否则一律视为假传圣旨。
原本,六部尚书和左都御史就提出质疑,现在内阁出面反对,曹吉祥和徐有贞的计划根本无法继续推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