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吴头的身边,一个男人说道:“公子,这煤再怎么好,用来取暖也绝无可能。”
听到这话,老吴头立马板起脸说道:“休要胡说,这是陛下的决定,岂是你能质疑的。”
男人神情一震,连忙说道:“不敢,既然这是陛下的意思,那自然有他的道理。”
周围的人也不敢说话,毕竟在这个时代,皇帝的名头还是很吓人的,不能随便议论。
朱祁钰开口询问道:“老吴头,我现在需要一些人手来挖煤,你可有门路?”
作为皇帝,朱祁钰确实可以调动全国的资源,找一些挖煤的人并不难。
可若是随意吩咐下去,势必会经过六部衙门,从而让朝廷那帮蛀虫插手进来。
西山煤矿的事,朱祁钰打算自己做,所得的收入也全部充入内库中去。
这个老吴头能在短时间内纠集数十名精壮男子,人脉肯定不差,倒是可以利用起来。
老吴头想了想,说道:“公子,这里附近有很多穷苦人家,只要给口饭吃,就可以招募过来挖矿。”
“再加上如今正处农闲时期,若是还给些工钱,不会缺乏人手。”
听到老吴头的话,朱祁钰点了点头,他住在皇宫一段时间,居然连最基本的东西都忘了。
天气变冷后,绝大部分青壮年都因为无法继续劳作,从而窝在家里。
等到漫长的冬天过去,到明年三月份的春耕,他们才会再度忙起来。
这段时间里,他们一直都会处于闲置状态,朱祁钰只需要付出一些低廉的成本,就能将他们雇佣过来。
想到这,朱祁钰连忙问道:“老吴头,西山煤日产量如何?”
老吴头思索片刻后,说道:“公子,只要人手足够,日产量可达百万斤。”
对于老吴头的回答,朱祁钰轻轻地点了点头,如果是这个产量,勉强能达到初期的需求量。
明朝的斤与现在的斤不完全相同,明朝一斤大约等于现在的596.8克,将近倍。
每日百万斤的产量看起来不少,但其实也就是600吨左右,并不是很多。
一旦煤炭占据市场,成为民众日常生活必需品,光是京畿一带就有百万户,数百万人口的购买力。
如果再加上运河这条线,甚至可以将煤炭运往通州和天津卫这些地方中去。
按照这样的情况,数百吨的产量还不够用,到时候加大产量,那小钱钱不就来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