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说着话,路过林幼卿方才站立的地方,沿着蜿蜒的山路,一径朝结在山下的草庐而去。
浑然不觉的林幼卿,把两个小孩送至他们家门外,就打算折返,只是一路牵着她手的女童,犹然不肯松手。
林幼卿也就随他们一同进了院子。
这也是近山而居的一处老宅子,两旁只见茅草搭建的草屋,不见人烟。
推开门,院内的景象一目了然,一明两暗三间正房,靠院墙左右各搭了间茅草棚子,一间灶房,一间堆放杂物。杂草丛生,屋舍破败,茅草覆盖的屋顶竟长出了野花野草,像是一副许久不住人的光景。
再瞧瞧两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俨然街上讨饭的小叫花。
也不知是爹娘出远门了,还是已然作古了。
想来他们去河里捞鱼,不是嘴馋,实则为生活所迫。
林幼卿也不问什么了,想着还是先喂饱他们比较重要,刚在路上就不时听到两人肚子“咕咕咕”地唱个不停了。
“小勇,去舀水给你和妹妹洗干净手跟脸,就能吃饭了。”送他们回来的路上,林幼卿已得知了两人的名姓,哥哥叫宋小勇,妹妹叫宋小花。
都是庄户人家寻常的名字,没什么出奇的。
“哦。”小勇应了一声,拉着妹妹来到一只木盆跟前,说道:“我去舀水。”
说着他松开妹妹的手,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倒进木盆,再把水瓢放回水桶,然后才蹲在水盆跟前招呼妹妹一同洗手洗脸。
待俩人洗好后,林幼卿才算见到了兄妹俩的庐山真面目,不由称赞道:“嗯,长得还不错嘛。以后吃饭前都记得先洗手,洗干净了吃饭才不容易得病。”
哥哥眉目轩朗,妹妹唇红齿白,底子都不差。
“嗯,知道了。”小勇小鸡啄米般地点头应下。
把事先自空间取出来还热乎的素包子,一人分了一个,林幼卿笑着嘱咐道:“慢些吃,别噎着了,要一会才有热水喝呢。”
她见桶里的水还剩下一截,便往刷洗好的铁锅里,舀了两瓢水进去,盖上锅盖坐在灶下一面烧火,一面笑望着小兄妹狼吞虎咽啃着手中的包子。
看这副样子,怕是有几顿没吃了。
孩童心思尚单纯,有吃的就很开心、很满足,并不追问东西的来处。
教会小勇如何处理与弄熟鱼虾,把吃不了的就养在一个破瓦罐里,之后林幼卿便趁着兄妹俩一起兴致勃勃地忙着干活,留下了几个包子,就悄声地离开了。
纵然怜悯他们年幼无依,但前途未卜的她既无法一直照拂俩人,也不愿过多介入他人的因果。
日子总要他们兄妹俩自己过下去的,所以教授他们一些生存之道更为妥当。
就在林幼卿快走回林家老宅时,正好遇着上山归来的二妹,那满脸的喜色,怎么瞧都像是撞上了天大的喜事。
林幼卿好奇了,究竟什么事,值得一向脸上没什么表情的人开心成这般模样。
背篓不离身的二妹,脚下生风地跑到林幼卿跟前,面对她的询问笑而不答,只道:“到家了再说。”
进入林家老宅,和林幼卿离开时一般,院里静无一人。
两人进了幼卿住的西厢房,二妹这才放心地把话说开:“我刚从山上下来,咱们那五个陷阱不知几时,竟逮到了三头鹿。小山哥说可能是夜里有鹿群来溪边喝水,才掉进去的。三头都是活的,一头折了一条腿,刚才小山哥与大山哥把鹿都弄回去了,说明天赶早就上县里给咱们卖了。还说这一片山倒是少见这个,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小山哥还说前年他阿爹打到过一头,拢共卖了六十两呢,那咱们三头不是能买上百两银子?”
别说,这还真是桩大喜事呢。
几个陷阱平日都只逮些山鸡野兔之类的寻常野物,这回倒是走运地逮到了个稀罕的。
林幼卿保证她没做过任何手脚,这回完全来自于上天的馈赠。
虽然,她也发觉空间里的东西,尤其是那口甜井水,对外界的生灵有着异乎寻常的吸引力,却也没想过以这个为诱饵,捕获更多更值钱的野物。
她真心觉得这样小打小闹就挺好的。
毕竟他们是借别人之手来卖猎物的,不能太打眼了。
现在这样,张家只会以为是两个小姑娘在闹着玩,对于儿子夹带着给她们卖一两只野物的事,自然不会放在心上。而要是回回她们都能逮到许多或是比较值钱的野物,那张家即便不得红眼病,也会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跟她们打探能捕这些猎物的诀窍。
再者,赚得钱多了,未必都是好事。
赚得越多,这个秘密就越容易泄露出去。
倘使被二妹爹娘知晓了,对二妹来说不啻于一场灾难。
此外,乍贫乍富都不是什么好事。
若二妹因乍富而移了性情,就实非林幼卿所愿了。
此刻,林幼卿听了这事,也不由笑逐颜开,却仍不得不给兴奋异常的二妹泼些冷水,“那是张老爹前年的卖价了,今年不定就有这么多。再说,都是物以稀为贵。这一下三头,就没那么稀罕了,价钱自然也就没那么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投推荐票上一章章节目录下一页加入书签返回书架两人说着话,路过林幼卿方才站立的地方,沿着蜿蜒的山路,一径朝结在山下的草庐而去。
浑然不觉的林幼卿,把两个小孩送至他们家门外,就打算折返,只是一路牵着她手的女童,犹然不肯松手。
林幼卿也就随他们一同进了院子。
这也是近山而居的一处老宅子,两旁只见茅草搭建的草屋,不见人烟。
推开门,院内的景象一目了然,一明两暗三间正房,靠院墙左右各搭了间茅草棚子,一间灶房,一间堆放杂物。杂草丛生,屋舍破败,茅草覆盖的屋顶竟长出了野花野草,像是一副许久不住人的光景。
再瞧瞧两个骨瘦如柴的孩子,浑身上下脏兮兮的,俨然街上讨饭的小叫花。
也不知是爹娘出远门了,还是已然作古了。
想来他们去河里捞鱼,不是嘴馋,实则为生活所迫。
林幼卿也不问什么了,想着还是先喂饱他们比较重要,刚在路上就不时听到两人肚子“咕咕咕”地唱个不停了。
“小勇,去舀水给你和妹妹洗干净手跟脸,就能吃饭了。”送他们回来的路上,林幼卿已得知了两人的名姓,哥哥叫宋小勇,妹妹叫宋小花。
都是庄户人家寻常的名字,没什么出奇的。
“哦。”小勇应了一声,拉着妹妹来到一只木盆跟前,说道:“我去舀水。”
说着他松开妹妹的手,从水桶里舀了一瓢水倒进木盆,再把水瓢放回水桶,然后才蹲在水盆跟前招呼妹妹一同洗手洗脸。
待俩人洗好后,林幼卿才算见到了兄妹俩的庐山真面目,不由称赞道:“嗯,长得还不错嘛。以后吃饭前都记得先洗手,洗干净了吃饭才不容易得病。”
哥哥眉目轩朗,妹妹唇红齿白,底子都不差。
“嗯,知道了。”小勇小鸡啄米般地点头应下。
把事先自空间取出来还热乎的素包子,一人分了一个,林幼卿笑着嘱咐道:“慢些吃,别噎着了,要一会才有热水喝呢。”
她见桶里的水还剩下一截,便往刷洗好的铁锅里,舀了两瓢水进去,盖上锅盖坐在灶下一面烧火,一面笑望着小兄妹狼吞虎咽啃着手中的包子。
看这副样子,怕是有几顿没吃了。
孩童心思尚单纯,有吃的就很开心、很满足,并不追问东西的来处。
教会小勇如何处理与弄熟鱼虾,把吃不了的就养在一个破瓦罐里,之后林幼卿便趁着兄妹俩一起兴致勃勃地忙着干活,留下了几个包子,就悄声地离开了。
纵然怜悯他们年幼无依,但前途未卜的她既无法一直照拂俩人,也不愿过多介入他人的因果。